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是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诸多变革性技术的重要行业,具有知识太欣新材料科技技术密集、产业关联性广、引擎作用强等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电力变革已经显现出对生产力变革的强大驱动和支撑作用。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电力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在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引领下,我省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崭露头角,并逐步成为推进全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一是电力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高。我省电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占比居长三角首位。电网正在向“网格式、枢纽型”演进,逐步升级成为长三角电力承接转送的“大枢纽”、风光绿色电力优化配置的“大平台”。我省首条全额消纳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陕电入皖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将向我省输送可再生能源电力180亿千瓦时以上,推动全省电力消费“含绿量”再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成色。
二是战略新兴产业加快酝酿布局。“新三样”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和光储等产业快速壮大,特别是光伏制造形成了从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在一些重点环节构筑起了竞争优势,2023年营收规模跃居全国第3位,成为支撑全省工业“含金量”的重要优势产业。
三是电力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依托省内科研平台及优势企业,已在可控核聚变、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等前沿技术取得一定领先优势,煤电掺氨燃烧等一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平山电厂二期采用一系列全国首创、自主研发的节能减排新技术,供电煤耗刷新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清洁高效煤电新标杆。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电力生产力新质态太欣新材料科技。围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电力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以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为关键,以电力体制改革为动力,持续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电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形成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电力生产力新质态。
一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型电力系统,其建设更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要通过先进技术迭代,推动风光氢储等设备不断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减耗”,拓宽可再生能源持续扩量提速的发展空间;加强电力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大力开展以数智化坚强电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实现电力精准调度和优化配置,推动电力系统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两高”转变。
二是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当前,我省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要以提升绿电等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抓手,激发以低碳零碳园区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新产业,促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培育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各类新兴市场主体,促进电力资源灵活高效配置;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等,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型、交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创新活力。
三是大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当前,全球能源电力发展进入技术加速演进期,我省电力行业要积极争取创新发展主动权太欣新材料科技。要立足省内产业及科研优势,瞄准全球科技前沿,推动以高效太阳能电池、多元储能、氢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装备技术研发制造,培育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围绕可控核聚变、量子通信等未来能源革命关键突破口,加强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太欣新材料科技关,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太欣新材料科技、引领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成果,努力抢占未来能源竞争制高点,以更多“国之重器”更好服务“国之大者”。
“十四五”期间,我省预计新增电源规模5000万千瓦左右、开工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4条、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4亿千伏安、线万公里,等同于在五年时间内“再造一个安徽电力”,这在我省电力发展史乃至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绝无仅有。未来一段时期,我省电力需求仍将稳步较快增长、电力产业持续更新迭代、电力科技创新方心未艾。在生产要素的变革重组下,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电力将通过自我“进化”,重塑传统电力系统面貌,向新而变,逐绿而行,积极发展电力新质生产力。(杨虎 省能源局电力产业发展处处长 安徽省委党校第55期中青一班学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