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山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发布一则公告,拟公开引进9款新药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中化”领域均有涉及。其中,不乏滋肾育胎丸、健脾生血片等独家潜力中成药(含剂型独家,下同),以及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等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19亿元的大品种。
位于山东的鲁南厚普制药是鲁南制药集团的子公司,近日公司提交了中药1.1类新药穿虎祛痛颗粒的临床申请,公司的创新成果逐步面世,引发业界高度关注。鲁南厚普制药深耕中药市场多年,已在8个细分领域拥有领先地位,17个独家中成药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见文末)的合计销售额接近25亿元。随着公司创新转型之路逐步推进,公司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昨日,上海虹口首家无感支付无人售卖药店正式亮相梧州路,该店集成了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等多项前沿科技,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购药体验。
近日,华北制药的非奈利酮片以仿制4类报产获受理,争夺国内首仿。作为国内大型国有制药企业,华北制药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25亿元,同比增加约2456%,首款1类新药实现快速放量。目前公司已有41个品种过评或视同过评,3大品种备战第十一批国采;在研产品方面,7款新药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12个品种以新注册分类报产在审。
2月19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省医保局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全年医保工作的主要方向和具体任务,重点工作共20条,其中,明确开展省级省际药品、耗材集采不少于1个批次,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
日前,CDE官网显示,山东鲁抗医药的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以仿制4类报产在审。米内网数据显示,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在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见文末)销售额超过10亿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2%,是内服抗肿瘤药(化+生)TOP8产品。
近日,千金药业的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申报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药口服液体剂销售额接近120亿元,同比增长2.36%,纽迪希亚、费森尤斯卡比、韩美领跑市场。品牌TOP20中,纽迪希亚的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位列第一,儿童肺炎常用药暴涨96%。口服液体剂已有9个品种纳入国采,16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集采,倍特、扬子江、诚济、京卫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
近期,吸入剂市场再掀波澜,海思科1类新药HSK39004吸入粉雾剂获批临床,正大天晴的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报产在审,山东京卫制药的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和洋浦京泰药业的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同日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吸入剂在2024年Q1-Q3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9.21%,6个集采产品中5个止跌回升。从TOP10来看,9个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恒瑞医药、正大天晴、海南斯达上榜。目前,吸入剂有178个受理号报产在审,涉及42个品种,四川普锐特药业、齐鲁制药、仁合益康等企业有望拿下首仿。
2025年,是商务部“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目标的收官之年。行业一边承压前行,一边呈现出了鲜明的结构性调整趋势,比如院端往非院端发展、线下往线上发展等。其中,即时零售渠道已成为医药零售不可忽视的增长点。米内网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药店即时零售(药品+非药品)销售规模达487亿元,较2023年增长31.3%,领跑大盘。米内网联合美团买药发布《医药即时零售增长地图》,重点盘点了医药即时零售在场景增量、专业服务、线上医保以及数字化组织等方向的四大增长机遇。
中医药振兴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中药企业发展的依托及奋斗方向,但当前中药创新“政热企冷”现象依然明显太欣新材料科技,不仅不利于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也可能导致企业成长乏力。米内网创新力中心汇同行业专家,探本溯源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力求挖掘当前中药创新药创新依然低迷的关键因素,并从系统角度出发,思辨破局之策太欣新材料科技,力求践行米内网帮助优秀的医药健康企业做更优决策的使命。太欣新材料科技
消化溃疡是常见多发病,近几年治疗与胃酸分泌相关疾病的药物需求持续增大,市场关注度较高。2024年Q1-Q3在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该类药物的“药王”再次易主,TOP20品牌大洗牌,罗欣独家产品飞涨约270%。近日,石药集团拿下了艾普拉唑肠溶片的国内首仿,丽珠医药的2类新药注射用JP-1366获批临床,目前还有多款国产新药正加速冲刺。2025上半年即将启动第十一批国采,4个重磅产品积极备战。
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零售终端(实体药店+网上药店)药品销售规模达5740亿元,同比增长3.7%。实体药店中,药品有2.3%的略微增长,中药饮片、器械等非药类均为负增长;2024年12月实体药店中化药品类TOP20出炉,呼吸系统用药走俏,但仍低于2023年同期。
近日,倍特药业的巴氯芬口服溶液获批上市,为国产第2家。在过去的2024年,倍特药业有34个品种获批上市,创下新高。公司累计140个品种过评(29个首家),52个品种中标国采,24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国采。倍特药业坚持创新驱动,目前有17款新药处于申报临床及以上研究阶段;48个仿制药报产在审,3个暂无首仿获批。
2025上半年将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消息一出再次引发业界高度关注。据米内网统计,截至2月11日已有36个注射剂(按产品名统计)满足7家及以上的竞争条件,8个超10亿产品备受瞩目,14个产品的竞争企业在10家或以上,科伦、石四药、华润双鹤均有10个或以上产品备战。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化药注射剂的市场规模在4000亿元以上,龙头集团科伦药业已过评的注射剂超过100个,前十批国采已纳入了158个化药注射剂,倍特药业夺下“标王”荣誉。
近期,胰岛素市场再掀波澜,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和恒瑞医药的舒地胰岛素注射液报产在审。米内网数据显示,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5.84%,诺和诺德、赛诺菲、通化东宝位居前三。从TOP10来看,两大超10亿产品领跑,独家品种暴涨244.06%;国产品牌仅通化东宝药业的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的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上榜品牌最多,有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