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是新时代中国住房发展的重要命题,其内涵远超传统住宅的物理属性,而是融合政策导向、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多维产物。
今年国家将“好房子”定义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空间,这一标准既是对行业转型的顶层设计,也是对民生诉求的精准回应太欣新材料科技。
央企在“好房子”的实践中走在了行业前列,以中国建筑旗下地产开发平台中建壹品为例,其自2021年进驻北京以来,已陆续开发了中建壹品·学府公馆、壹品·栖海澐颂、壹品兴创·御璟星城、大兴·星光城、中建鄂旅投·星光里及星光里·星筑等众多热销红盘。
近年来,在行业从“规模至上”向“价值创造”的转型中,中建壹品持续通过“极致产品主义”建立护城河。其在北京丰台区打造的中建壹品·花香壹号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用户洞察,成为北京市场“好房子”实践的标杆样本。
“好房子”标准的提出,本质上是房地产行业从“规模至上”向“价值创造”转型的关键信号。这一标准不仅是对单个项目的评价体系,更是对房企开发理念、资源整合能力与长期竞争力的系统性重构。
具体来看,安全是“好房子”的首要前提,它关乎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从建筑质量上来说,房屋必须符合严格的抗震、防火、防风等安全标准,以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袭。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与高质量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确保居民在地震发生时的生命安全。同时,小区的安保措施也至关重要,包括门禁系统、监控设备、安保人员巡逻等,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心的居住环境。
3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其中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的新规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新规不仅将提升空间开阔感,更优化了消防通道与通风系统的设计,降低安全隐患。
从质量层面来看,安全的要求将促使房企从此前的“竣工交付”向“全周期品控”转型。从设计的科学性到材料的优质选择,再到施工的精细管理,每一步都需精益求精。
舒适是居住享受度的体现,涵盖了多个维度。其中,合理的户型设计是基础,空间布局应符合人体工程学与生活习惯,如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的划分要科学合理,动线流畅,避免空间的浪费与使用不便。
其次,优质的建筑材料与装修工艺能够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与声学、光学效果。此外,社区的配套设施也影响着居住的舒适度,如充足的停车位、便捷的快递收发点、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等,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绿色的要求则是房地产行业从成本导向到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绿色标准强调居住健康与生态友好,例如采用低甲醛建材、高绿化率社区规划,以及PM2.5吸附技术等。
目前,住建部门“立标准”路径中的低碳建筑认证,正推动行业从粗放开发转向精细化运营。开发商使用可再生材料、低能耗材料,可有效降低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此外,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能为居民节省开支。
从技术层面来看太欣新材料科技,当绿色低碳技术成为硬指标,超低能耗建筑、光伏一体化、海绵城市等技术的应用将倒逼房企增加技术研发体系。从“建造房子”到“研发产品”,前期投入的增加考验企业技术转化与成本平衡能力。
智慧化是“好房子”的显著特征,智慧住宅的核心在于技术赋能生活。过去,智能家居常被视为营销噱头,如今则更具实用价值。如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电设备、照明系统、窗帘等,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联动,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智能安防系统则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如人脸识别门禁、智能监控、烟雾报警器等,能够实时监测社区与室内的安全状况,及时预警与处理突发事件。此外,智慧社区平台还可以整合社区资源,提供物业服务、社区活动、周边商圈等信息的一站式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与社区的管理效率。
据了解,近年来多地从供需两端鼓励绿色建筑、智慧社区发展。如北京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开发商采用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并且消费者购买绿色三星建筑或装配式建筑可享受公积金高贷,促使开发商加大了对绿色建筑的投资力度,绿色智慧社区已成为市场“新宠”。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绿色建筑项目开盘去化周期缩短30%,智慧社区成交量同比上涨35%。
从服务层面而言,行业已不再是“销售结束”即可,而是要求房企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其中,优质的物业服务是关键,比如某头部房企在北京一小区因引入“5G智慧物业”,二手房价格较周边同类产品高出18%,而这需要开发商持续投入社区商业运营、社群活动等服务配套。
据观察,央企在“好房子”的实践中走在了前列。在此轮房地产调整中,央企通过制定高标准、引入新技术、打造优质项目,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也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北京市场,近两年,新房项目产品力不断提升。其中,得房率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购房者中,有73%将得房率列为前三大决策因素,消费者看重“花同样的钱,住更大的面积”,同时得房率高也变相降低了购房成本。
以中建壹品在丰台区的花香壹号项目为例,该项目堪称区域得房率之王。其中,89平方米的三居室,通过南向开敞阳台和北侧设备间面积赠送,实际使用面积可达81平方米,得房率91%。120平方米的四居室,赠送面积为12.52平方米,使用面积为128平方米,得房率高达95%。
在户型设计上,据了解,目前北京在售新房项目南侧赠送面积多为飘窗,属于墙体结构,后期无法拆改,并且会占用户内的使用面积。也有项目做到南向两面宽是阳台,一个房间是飘窗,但外立面无法与其他房间做到齐平,会影响采光。而该项目是目前丰台唯一一个南向三面宽全是阳台的新房项目。
该设计兼顾采光与功能性,契合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北京二手房市场数据显示,南向三面宽户型产品成交周期较同类产品能够缩短23%,溢价率高出12%~18%。
除了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外,在社区楼栋排布上,据了解,该项目地块原本为45 米的限高,理论上可建15层的小高层。但是中建壹品为了业主的居住品质把所有楼栋都控制在了33米的建筑红线 层的洋房产品。
与此同时,所有楼栋都采用一字型排布方式,区别与其他开发商错落排布方式,这种排布方式下,采光以及楼间距更大。最终,项目总高在30~33米,楼间距在50米左右(最小46米,最大50米)。
根据科学测算,该项目这样的排布方式,可使冬至日连续日照时间≥2小时单元占比从错落式排布的62%提升至98%。楼间距50米可使风速衰减率降低40%。同时,从隐私角度来看,楼栋之间水平视线米(心理舒适阈值)。
近两年,社区的绿化景观和生态环境逐渐成为购房者的重要考量因素。精美的园林设计、丰富的植被配置以及生态水景等元素,能够提升社区的居住舒适度和美观度,满足居民对自然与居住空间融合的需求。
开发商中建壹品在该项目西侧打造了1.1 万平方米贴身绿地公园,小区内打造约2.5万平方米栖居自然现代东方文化气韵府苑,两者结合成就了项目独有的花香芳园香凝六卷园林景观。
当景观设计从“成本投入”转变为“价值生产系统”时,其能量远超传统认知。这种将生态技术、文化记忆、社群关系编织成“生命网络”的能力,正是“好房子”标准进化的下一站——从物理空间的精致,升维至生态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证居住品质的同时,该项目还以5.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打破北京四环新房“价格铁幕”。
而项目附近的丰科园则是首都重要产业功能区,拥有两大千亿级大国重器与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据官方统计,园区内已有超过300家总部大楼,形成了庞大的“总部集群效应”,汇聚高端科创人才约16.8万人,高端人才聚集为区域内房产保值提供重要支撑。
在居住配套上,目前,项目周边地铁有9线号线和房山线,同时京开高速公路与周边高效连接。此外,丰科万达、华熙live、荟聚、山姆会员店、永旺梦乐城、花乡奥莱等商业配套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
总体来看,花香壹号项目以“四环低价、主城效率、未来基因”三重优势,重新定义了“好房子”的价值等式——它证明了品质居住不必向区位妥协。这种“普惠但不普通”的产品哲学,或将重塑北京楼市的定价逻辑,也是“好房子”让消费者住得起、住得舒适的核心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