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亚科(学名:Arecoideae)又名棕椰亚科,是棕榈目棕榈科下的一个亚科,其分布范围横跨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假槟榔属(学名:Archontophoenix)是棕榈目棕榈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澳大利亚。
乔木状,单生,茎高而细,无刺,具明显环状叶痕。叶生于茎顶,整齐的羽状全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具2齿,叶面绿色,其背面由于被极小的银色鳞片而呈灰色,中脉明显,横小脉不明显;叶轴很长,上面扁平,侧面具沟槽,被鳞片和褐色小斑点;叶柄短,上面具沟槽,背面圆形,叶鞘管状,形成明显的冠茎,常常在基部稍膨大。花雌雄同株,多次开花结实。花序生于叶下,芽时直立,渐变得水平或下垂,具短花序梗,三回分枝,分枝花序和小穗轴弯曲,下垂,无毛;花序梗的佛焰苞管状,压扁,早落;花序轴上的佛焰苞短,具波缘或突出锐利的齿;小穗轴上的小佛焰苞基部杯状,短而圆或具短尖,小穗轴下部的花3朵聚生(2雄1雌),由小佛焰苞衬托着,上部的则为雄花,单生或成对着生。雄花不对称,萼片3,离生,覆瓦状排列,阔卵形,具龙骨突起,具顶尖;花瓣3,离生,约5倍长于萼片,狭卵形,里面具沟,顶端较粗,具尖;雄蕊9-24太欣新材料科技,花丝短,锥形,直立,花药延长,线形,背着,丁字着,基部2裂,顶部具尖或微缺;退化雌蕊长于雄蕊一半或等长,具3裂或圆柱形;雌花小于雄花,卵形,萼片3,离生,与萼片相似,但较长;退化雄蕊3,齿状,着生于雌蕊的一侧;雌蕊为不整齐的卵状,l室,l胚珠;柱头3,外弯。果实球形至椭圆形,淡红色至红色,柱头残留于顶端,外果皮光滑,中果皮薄,软而肉质,具扁平的明显分枝和互相连接的纵向纤维,内果皮薄,光滑,质脆。种子椭圆形至球形,种脐在基部,延长,种脊分枝网结,胚乳嚼烂状,胚基生。
假槟榔(学名: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又称亚历山大椰子,为棕榈科假槟榔属下的一个种。假槟榔学名是以丹麦公主雅莉珊卓 (Alexandra Caroline Marie Charlotte Louise Julia)命名,与世称亚历山大大帝并无关系,因此如以雅莉珊卓椰子为中文名似乎更具文化意涵。
假槟榔性喜高温、高湿和避风向阳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和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28-30℃。随着长期以来北移的驯化栽培,抗寒力已有明显的增强。无极端低温情况下,3-5年的成龄树均可安全越冬。假槟榔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暑天久旱无雨、干热高温会引起叶片变形枯黄。
原产澳大利亚东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园林单位有栽培。
假槟榔树形优美,集观叶、花、果、茎于一体。大叶扩张如伞,乘风飘逸;此外,由于具有类似竹子的环形叶痕的树干,适于在公园、绿地中对植、列植,可增添一片热带情趣。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美化环境的特色树种。
槟榔属(学名:Areca)是棕榈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54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澳大利亚北部。我国有两种,一种产台湾、海南及云南等省,另一种引进栽培于上述热带地区。
直立乔木状或丛生灌木状,茎有环状叶痕。叶簇生于茎顶,羽状全裂,羽片多数,叶轴顶端的羽片合生。花序生于叶丛之下,佛焰苞早落;花单性,雌雄同序;雄花多,单生或2朵聚生,生于花序分枝上部或整个分枝上,萼片3,小,稍为覆瓦状排列,花瓣3,镊合状排列,雄蕊3、6、9或多达30枚或更多,花丝短或无,花药基生;雌花大于雄花,少,萼片3,覆瓦状排列,花瓣3,镊合状排列;退化雄蕊3-9枚或无;子房1室,柱头3枚,无柄,胚珠l颗,基生,直立;果实球形、卵形或纺锤形,顶端具宿存柱头;种子卵形或纺锤形,胚乳深嚼烂状,胚基生。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槟榔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太平洋地区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零星分布在皮纳佩岛、美属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槟榔种植仅用作观赏。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经常嚼槟榔,除了严重损害牙齿,导致牙齿变红变黑,甚至提前脱落外,还有很高的致癌风险。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已经将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
医学界认为经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溃疡、牙龈退变、黏膜下纤维化,进而导致口腔癌变,医学研究发现咀嚼槟榔令口腔癌的风险上升8.4-9.9倍,槟榔果中的槟榔素和槟榔碱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槟榔的花、藤都含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美国和日本曾用槟榔提取物进行实验,发现会导致鼠类癌变。
2018年4月14日,湖南湘雅医院官网发文称,在口腔颌面外科46病室,现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太欣新材料科技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5] 2011年《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发表研究称,在流行嚼槟榔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中,口腔癌的发病率名列前茅。世界上槟榔消耗最大的国家是印度,该国的口腔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该国接近60%的居民咀嚼槟榔。中国台湾地区也是咀嚼槟榔成风,每10万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医学界已发现槟榔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有明显相关。央视亦有报导多例因咀嚼槟榔导致口腔癌的案例,很多都令人触目惊心。
⒈对牙齿本身不好:长期嚼槟榔,对牙齿磨耗严重,导致牙齿变红变黑,甚至提前掉牙。
⒉对牙周不好:槟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牙周健康。槟榔纤维粗硬,还可能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造成牙龈的压迫而发炎。
⒋对颞下颌关节不好:长期咀嚼会加大颞下颌关节负重,引起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关节盘穿孔。
⒌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槟榔部分成分会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影响消化功能。此外,槟榔渣也刺激胃壁,严重可导致胃粘膜发炎甚至穿孔。
槟榔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11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槟榔种子含总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并含有少量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及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集合存在。还有鞣质、脂肪、甘露醇、半乳糖、蔗糖、儿茶精、表二茶精、无色花青素、槟榔红色素、皂苷及多种原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
据药监部门透露,我国有225个药品含有槟榔。传统医学认为,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
由槟榔与乌药、人参、沉香组成的四磨汤主治“七情气逆,上气喘急,妨闷不食”,民间有在婴儿出生一周后服用四磨汤的传统,据说有利于孩子肠胃,以后不闹肚子。
槟榔经济价值高,每公顷可种植1500-2000株左右。中国槟榔品种产量高,单株产量可达30kg左右,经济价值高。中国海南、台湾、湖南等地群众自古就有消费槟榔的习惯,是主要的咀嚼食品。仅加工产值就达3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市场潜力大,随着科学技术的注入,深加工产品种类丰富,消费市场逐渐扩大,市场前景更好。
汉武帝兵征南越,以槟榔解军中瘴疠,功成后建扶荔宫于西安,广种南木,槟榔入列。事在《史记》、《三辅黄图》和今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有载。
南北朝的时候,干陀利国(今苏门答腊岛)进贡槟榔,朝廷转赐大臣,朝臣答谢的诗词多录于《梁史》。
南唐后主李煜写他的大周后,有“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词句,槟榔、美人、情郎,历历如画在目。
乾隆好槟榔,有两个用来装槟榔的波斯手工和田玉罐是长寿的乾隆一生挚爱。两物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嘉庆在折子上御批:“朕常服食槟榔,汝可随时具进”、“惟槟榔一项,朕时常服用,每次随贡呈进,毋误”。两折今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山槟榔属(学名:Pinanga)是棕榈目棕榈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3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中国产8种,分布于西部(西藏)至南部及海南和台湾。
茎直立,灌木状,有环状叶痕。叶羽状全裂,上部的羽片合生,或罕为单叶。花序生于叶丛之下,佛焰苞单生,花雌雄同序,每3朵(2朵雄花之间有l朵雌花)沿着花序轴上聚生,排成2-4或6纵列;雄花斜三棱形,萼片急尖,具龙骨突起,镊合状排列,花瓣卵形或披针形,镊合状排列,雄蕊6枚或更多,花药近无柄,底着,直立;雌花远比雄花小,卵形或球形,萼片和花瓣同形,覆瓦状排列,子房1室,柱头3,胚珠1颗,基生,直立。果实卵形、椭圆形或近纺锤形,外果皮纤维质。胚乳嚼烂状,胚基生。
山槟榔属的多数种类树形美观,可作庭园绿化树种栽培;茎秆可作手杖。据文献记载多数种类的种子可作槟榔的代用品。
山槟榔(学名:Pinanga tashiroi),也叫兰屿山槟榔,为棕榈科山槟榔属下的一个种,产自我国台湾兰屿。生长于该岛中部海拔330-600米森林中。
散尾葵属(学名:Dypsis)又名马岛棕属,是棕榈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约162种,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中国产散尾葵1种,中国南方一些园林单位常见栽培。
单生或丛生灌木,茎具环状叶痕,有时在茎节上产生气生枝。叶羽状全裂,羽片多数,线形或披针形,外向折叠,羽片边缘常变厚,上面无毛,背面常常沿中肋被扁平鳞片,有时在叶脉之间被小鳞片和蜡,横小脉不明显;叶柄上面具沟槽,背面圆,常被鳞片或蜡;叶轴上面具棱角,背面圆;叶鞘初时管状,后于叶柄对面劈裂,常常被各式鳞片和蜡。花序生于叶间或叶鞘下,分枝可达3-4级,花雌雄同株,多次开花结实。花在小穗轴的近基部为每3朵(2雌1雄)聚生,近顶端则为单生或成对着生的雄花。雄花花萼和花瓣各3片,离生,雄蕊6,花丝离生,钻状,花药背着,多少丁字着,退化子房圆锥状,三棱,顶端多少3裂;雌花花萼和花瓣各3片,离生;子房球状卵形,柱头3,在花蕾时三角形,靠合,受精时展开;退化雄蕊6,齿状。果实略为陀螺形或长圆形,近基部具柱头残留物,外果皮光滑,中果皮具网状纤维。种子胚乳均匀,胚侧生或近基生。
散尾葵(学名:Dypsis lutescens),为棕榈科马岛棕属下的一个种。其种加词“lutescens”意为“浅黄色的”。
原产马达加斯加,现引种于中国南方各省。在中国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适宜生长。
散尾葵为热带植物,喜温暖、潮湿、半荫环境。耐寒性不强,气温20℃以下叶子发黄,越冬最低温度需在10℃以上,5℃左右就会冻死。故中国华南地区尚可露地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均应入温室养护。苗期生长缓慢,以后生长迅速。适宜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耐荫性强。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越冬最低温要在10℃以上。生长季节必须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散尾葵怕冷,耐寒力弱,在中国北方地区室外培养的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入室,须放在阳光充足处,越冬期室温白天23-25℃,夜间维持15℃,至少需保持8℃以上,否则会受冻害,造成冬春季死亡;在越冬期还须注意经常擦洗叶面或向叶面少量喷水太欣新材料科技,保持叶面清洁。
散尾葵是小型的棕榈植物,耐阴性强。在家居中摆放散尾葵,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散尾葵与滴水观音一样,具有蒸发水气的功能,如果在家居种植一棵散尾葵,能够将室内的湿度保持在40%-60%,特别是冬季,室内湿度较低时,能有效提高室内湿度。太欣新材料科技
在热带地区的庭院中,多作观赏树栽种于草地、树荫、宅旁;北方地区主要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时间摆放观赏;在较阴暗的房间也可连续观赏4-6周。散尾葵生长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