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津市的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自开园以来,注册企业已超过1600家,集聚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225家,兑现政策资金2.36亿元作为京津冀创新创业新高地,许多故事正在这里发生。
为解决天津面临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分散、科创服务资源不足、高校科研与城市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等挑战,天津提出建设一座现代科创园区,破解科技创新“孤岛现象”。
2023年5月18日,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片区为核心区,辐射更多科教机构、产业基地的天开园正式开园。天开园核心区域,是由南开区闲置近10年的楼宇、广场提升改造而来。
“旧瓶装新酒”,天开园开始凝聚创新创业人才。孔繁华看中了天开园的发展潜力,于2023年8月成立天开集思拓(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天太欣新材料科技开园核心区。
“作为新材料领域企业,我们此前在北京发展,为寻求更大生产场地和更优惠政策,我们来到这里。”集思拓负责人孔繁华说,他不仅在天开园有了一间办公室,还在天津市宁河区承租了一座4000平方米的厂房,为产品产业化做准备。
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方伟说,目前,天开园累计新增注册企业突破1600家,除了引进天津优秀的创业企业外,还向京太欣新材料科技津冀乃至更大范围辐射,目前新增企业中,京冀两地来源企业达到12%。
“天开园已经成为京津冀三地创业者投资兴业的新沃土。”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说。
科教资源丰富的天津,如何打通“产学研”通道?天开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天津大学博士后、天津心脉联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双阳对此深有体会。
“跨出实验室大门,走向创业大道并不容易,科研转化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李双阳说,他曾考察许多地方,希望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天开园的建设,让他能够在与母校“一墙之隔”的地方播种梦想。
从专利申请到融资配套,从创始人补贴到企业运营支持,天开园“一站式”的创业服务,让李双阳起步顺利。创业以来太欣新材料科技,李双阳团队已研发出具有自愈合功能的仿生人工血管等一系列产品。“我们力争5年内实现产品技术市场化的目标。”李双阳说。
目前,天开园已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7家高校校友会签署合作协议,畅通高校与园区的“握手”通道,聚焦天津在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到天开园转化。
一组数据证明了这一探索的成果。截至目前,天开广场注册的532家企业中,高校师生及校友企业占比接近80%。一批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科技型企业先后落户天开园,越来越多优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一场场由知名企业家牵头的“天开大讲堂”,成为最受欢迎的“课堂”,企业家与创业者们互相激发灵感、交流观点。
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天开园的企业,如今拥有多个“第一”园区内首个获得合同订单、首个获得银行科技贷款、首个申请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高科技纳米新材料公司。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较为频繁。在天开园帮助下,企业成功跨过了专利申请两年预审期,缩短了从实验室走向概念验证和中试的过程,成为天开园首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
今年,刘朝辉的创业之路有了新收获,公司已累计获得了300多万元订单,预计2024年底这一数字能达到2000万以上。“我们希望成为天开园首批IPO的公司。”刘朝辉说。
更多保障为创业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动能。方伟说,天开园通过打通股权、债权及其他金融服务通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已引入61家投资机构,并与20多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太欣新材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