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会太欣新材料科技 “抱团”打造“第五极”

发布时间:2025-05-18 04:10:57    浏览:

[返回]

  六市拟统筹推进中部地区“三纵四横”高铁网建设,实现武汉至太原4小时直达,武汉至南昌1.5小时直达,武汉至合肥1小时直达。南昌市代表称,在高铁方面,将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有序推动长昌(九)、武咸昌等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太欣新材料科技。

  5月12日,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太原、郑州交通部门联合发起《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提出携手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六市将围绕战略协同、设施共建、服务提质、治理联动、开放协作五大方向展开深度发展,加强交通规划对接,绘制跨区域交通规划蓝图太欣新材料科技,共同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

  太欣新材料科技

  根据此次倡议,六地将同时加强执法协作与应急联动,探索低碳交通模式,打造绿色出行中部样板。在设施建设上,沿江、京九、呼南等高速铁路项目加速推进,未来武汉至太原、南昌的通行时间将分别缩短至4小时和1.5小时以内。

  解读: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构成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极”。中部地区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天然通道优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去年3月,国家层面时隔五年再次举行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会上指出:“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这是“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概念首次被提出。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部地区迎来新机遇。

  相关专家解读,“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是国家多个重大发展战略的联动和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

  从硬件上来看,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中国总里程的34.5%,公路网密度是中国平均水平的2.5倍,民航机场密度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4倍,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占中国总量的40%以上。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省会城市要发挥带头作用。

  太欣新材料科技

  太欣新材料科技

  截至今年3月,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2035版总体规划全部出炉,武汉、郑州由此前的“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晋升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中部省会城市中仅有的两个获得国际头衔的城市;此外,合肥、太原、长沙、南昌等地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共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如何形成合力?据武汉发布消息,六市拟统筹推进中部地区“三纵四横”高铁网建设,实现武汉至太原4小时直达,武汉至南昌1.5小时直达,武汉至合肥1小时直达。南昌市代表称,在高铁方面,将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有序推动长昌(九)太欣新材料科技、武咸昌等铁路纳入国家规划。

  不止于铁路建设,在航空领域,六市将共同争取国际航权政策,推动武汉天河机场与郑州新郑机场形成“双枢纽”,协同鄂州花湖机场打造国际货运新门户;水运方面重点推进长江航道整治、三峡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等项目建设。据悉,目前,中部六市正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深化规划对接。

搜索